大家都在搜

一个纺织车间的智能化改造:转型升级 我们蛮拼的



一个纺织车间的智能化改造:转型升级 我们蛮拼的

我有中国,中国有我。今天,我们国家经济实力、科技实力、国防实力、综合国力、国际影响力和人民获得感显著提升,我们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。正值新中国成立69周年,本版今起推出特别策划,展现六大领域千千万万奋斗者的故事,对祖国的爱,凝结在他们每一天拼搏的汗水中,汇聚成每一天都更加精彩的时代。伟大出自平凡,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,让我们为不懈的奋斗者喝彩!

――编 者

“嗡嗡嗡”,信号指示灯闪烁,一排排化纤丝筒整齐有序地从生产线上自动落到推车上,沿着既定的轨道进入包装车间。紧接着,在一只巨大机械手臂的牵引下,打包、贴签、入库,一气呵成。

走进浙江桐昆集团恒邦工厂二期厂区,偌大的生产车间里,王亚江像往常一样走动巡检,不时按动控制面板上的几个按钮。

“我们是24小时连续生产,每天上班的头一件事就是检查晚班生产情况,保证每个丝饼的质量稳定。”他指着眼前变动的参数说,纺丝断头次数、丝饼优等率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。以前在传统生产线上,得靠一支“烂笔头”,把生产状况都抄写下来。智能化改造后,每个一线员工都能随时随地查询,品质监管方便多了。

今年是王亚江进入桐昆工作的第二十个年头。20年来,从最初的纺丝工到如今的车间主任,蜕变的不只是身份,一个企业从传统生产向智能制造的变革更印记在他的眼眸深处。

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,智能化转型是桐昆在内外交困中一次自我革命。王亚江至今还记得2008年春节那场用工荒:为了保证外地员工回家过年,企业只能从行政岗位上抽调人员到一线。彼时,接二连三有客户到厂里投诉产品有碰毛、混批、破损等人为问题。

机器换人,如箭在弦上,发出就未曾停落。2008年起,桐昆每年对一个部位或者一个环节进行智能改造,零敲碎打10年间,由点连线,再由线成面,一个智能工厂俨然落成,“硬是把‘摩托车’改造成‘小汽车’,转型升级,我们蛮拼的!”王亚江说。

这些年,他目睹了车间流变:工人从熙熙攘攘、汗流浃背到各有分工、整洁舒适。过去,纺丝全靠人工搬运,一包丝720公斤,平均每班每人要负责生产、打包、入库50包丝,一天下来,身体都吃不消。现在,人力只有原来的1/3。那些极费体力的流程都交给了智能机器,车间常年恒温,基本不出汗。

晚上8点,城市的霓虹灯早已亮起,孙燕琳的新纤维研究室里依旧灯火通明。她和她的团队正在研发一种热湿舒纤维,这种化纤能够在运动出汗后,迅速将汗传导出来,让皮肤无闷热感。

“现代人对衣着的舒适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,我们要不断了解客户的需求点、期望值,并把它们解码成技术化指标。”孙燕琳已经年过半百,长期担任集团技术中心总监,多年来夙兴夜寐已成常态。

项目进展并不像想象中顺利,她面临的最大难题是:新产品的特征指标难以在现有标准评价体系中追索。比如,舒适感如何衡量,量化为哪些指标,这些指标又如何测量?

得益于桐昆的智能工厂,新产品从研发到量产之路平坦了许多。“在智能生产线上,操作指标数字化,在线就能进行检测和模拟,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9%。此外,机器极大消除了人为操作的不稳定性,产品不良率由1.2%降至0.7%,品质更加稳定。”事实证明,孙燕琳及其团队一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,产品上市后,盈利空间比传统产品提升了50%以上。

今年3月,通过社会招聘,95后俞睿进入桐昆,成为负责两条生产线的工艺员。“与同类企业比,我们的智能化水平很高,在这里能接触到行业顶尖的工程师和核心技术。”俞睿坦言,虽然工作环境与商务办公的白领有差距,但桐昆这几年发展迅速,在嘉兴、湖州等地建新厂区,相信未来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。

如今,步入不惑之年的王亚江渐渐感到压力,“企业和国家的发展脚步一刻都不会停止,那我的学习也就不能停止”。今年,他招了一个大学生,负责丝品质量控制,“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够赶超我,那样打造一个实业强国才会后继有人。”

这些年,孙燕琳的名片头衔越来越多,但她依然喜欢别人叫她孙工,“工程师代表一个国家的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”。说到这里,她的语速加快,难掩激动,“作为行业龙头,要走的路必定是别人没走过的,才能引领带动后来者。”

【网友留言】

普京对美国科学的长期战争